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记录了作曲家坂本龙一患癌后,在人生的最后两年里,选择公开去做的最后 10 件事(大多都与艺术和工作有关)。
今天也想问问大家: 如果有机会,你选择用哪 10 件事来结束人生?
提前办场「像婚礼一样热闹」的葬礼
(相关资料图)
想在离去之前给自己筹备一场葬礼。就像是举办婚礼一样热热闹闹, 把重要的亲人朋友都请来,亲自道别。
1. 大家都打扮得很漂亮,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
2. 遗像是一组艺术照。彩色的,笑容灿烂的。
3. 给每个对我很重要的人写封信,现场亲手发给大家。
4. 把画过的画都打印出来,办个葬礼画展貌似也不错,伴手礼就是我画的周边。
5. 现场我估计会又哭又笑激动的说不出很多话,希望有主持人在现场带动大家活跃气氛,BGM 是轻松愉快的,大家可以一起跳舞,想哭还是想笑都没关系。
6. 增加一项签署遗体捐赠的环节,然后大家一起聊天,共进晚餐。
......
最后,跟每个人好好拥抱道别。
▷ 《我最后一个夏天》
以上关于死亡的遐想,貌似很理想化,现实中死亡何时以及何种方式发生我们都不知道。
其实,在刚看到这个关于遗愿清单的问题时, 本以为也能像写年度计划一样轻松写出 10 件以上想做的事情。认真思考了下,意识到「这次」不能拖延了。
如果真的把「 死期 」拉近,究竟做什么能不留遗憾呢?
想起《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里,有一个面对真正死期将至的来访者朱莉。咨询师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 和死亡的对视,迫使他们活得更投入——不是为未来列出长长的目标清单,而是 活在当下 」。
关于死前准备分享看剧时得到的一点小启发
近几年我看过最好的一场对死亡的刻画,来自韩剧《我们的蓝调》。
玉冬奶奶(金惠子 饰)确诊胃癌晚期后,她为自己做的死前准备好真实,好细腻,简直是眼睛哭瞎的程度。
1. 刷马桶,打扫房间。
怎么会有人和我想得一样! 人可以死,但马桶不能脏,房间不能乱,必须整整洁洁,让活着的人知道东西都摆在哪里。 这也是我幻想中「尊严死」的一个必要方面。
2. 亲自归整所有的物品。处理掉不要的,把完好的(一条新被子)送人。 物品当然都有自己的灵魂。 我也希望自己死后,一 些有价值的物品可以继续被使用,不要被视为不吉利的东西与我一起消失,而是作为礼物和心意被珍惜。 3. 把存款塞给需要用钱的好朋友。让她好好活着,看着孙女长大,晚一点再来找我。 4. 把对自己有意义的地方最后走一遍。 故乡和老家、亲戚家、朋友家,最后回到自己的小屋子。 5. 表达爱,与儿子和解。这段故事比较长,不剧透了,是非常典型的东亚风格,早年的母子关系令人窒息。 6. 喂流浪小猫小狗吃一顿好饭。 给小动物吃东西, 内心的无意义感就会暂时消失,切实可感自己有点用。 说不定,给小猫做饭也可以抵抗疼痛和对死亡的恐惧。 最后再说一个的话,悼词(自我介绍)有机会一定得由我自己来写。 我们一辈子都追求精确的自我阐释和表达。我觉得,这是活人最大的权力。小猫咪的遗愿清单(妈咪帮忙定制版
我没有想过自己的遗愿清单,但我已经安顿好了我的小猫咪的后事。 我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想象 它 离开我的情况,来缓解它真实离开那天的遗憾和悲伤。
1. 虽然只有十几年,但也要每天都很开心地活着。
2. 提醒爸妈一周给我吃一个罐头。还是那句话,猫生一共十几年,吃不了多少罐头!
3. 挑选一根最喜欢的逗猫棒,然后一起下葬。
4. 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到离妈妈最近的一棵树下,一部分做成饰品待在她身边。
5. 每天陪妈妈和爸爸玩 10 分钟,这样走的时候就不会后悔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他们。
6. 把家里的虫子都抓光。
▷ 阿鹿的小猫如果距离死亡还有一年
你会做的事就是内心的真实渴望好巧,我真的思考过这个话题,某天下班路上等红绿灯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忽然想到,如果生命还有一年,我会做什么。一年,时间不算多,班估计不会上了,也不可能做太多事, 我想了下我只会做一件事——认真把自己手头的小说写完。
这两年我一直在空余时间尝试写自己的小说,但进展并不顺利,理由有很多,比如,暂时还没办法靠它赚到钱,写作技能还有待提升……当然,还有更多更细小的理由,比如昨晚没睡好,今天头有点痛,和朋友好久没见了很有必要赴这个约。
稍微了解一点心理学的人,很容易能看出我在干嘛——很明显我在逃避啊,真实理由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 我害怕它,所以逃避。
当时想到这里觉得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啊,有时候非要在一些极端的情境下,才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当你手里有大把时光的时候,你会找 100 个理由逃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当生命还剩下一年,也就没啥顾虑了,你只会去做,抓紧做。
所以「想象死亡」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真实自我的方法,正如《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当中说:「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一个人,对死亡的体认,使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生命,从一种以分心、麻木、为琐事焦虑为特征的生活模式转移到更真诚的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现在就做着你死之前一定要做的事,那也说明你正在过着充实健康的生活,试试检验一下自己吧~
▷ 《重启人生》
「事实是,一旦你学会了如何去死,你就学会了如何好好活。」 ——Mitch Albom
编辑:江湖边 责编:kuma 封面:《重启人生》标签: